事奉心態

事奉心態

每一個群體都有屬於他們的日常用語,甚至有其術語,便利於群體內的溝通。作為教會也不例外,有著我們一套獨特的語言。例如在崇拜中執事主席向會眾的報告:弟兄姊妹注意,如果當中有肢體今日邀請了親友出席,請崇拜後陪伴他們留步交通,而其他肢體則聽從同工指示在副堂準備愛筵。對於已經返教會一段日子的教友,相信完全明白報告內容,但對於新朋友來說,報告中充滿了教會術語,例如:弟兄姊妹、交通、當中、同工、肢體、愛筵等等,以致會令人產生局外人的感受。

雖然這些詞彙只需要略加說明,新朋友馬上就能明白,但也有例行的,如「事奉」一詞。教牧受聘於教會工作,屬事奉;教友在崇拜中負責彈鋼琴,屬事奉;教友在主日學中負責教導,屬事奉;教友在聚會前後負責排例或收拾座位,屬事奉;就連教友在崇拜中唱詩歌,也屬事奉,因為事奉一詞在原文也是敬拜的意思,所以唱詩也屬事奉。

在眾多的事奉說明中,筆者不能認同的是事奉是義工,這有著根本性的分別,不單只模糊了事奉的對象,也降格了事奉為可有可無。使徒保羅卻對我們有以下的規勸:

「所以,弟兄們,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,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,是聖潔的,是上帝所喜悅的,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」羅12:1

保羅清楚的指出,事奉的對象是上帝,並應以全人投入的心態來作呈獻。事奉對於未信者來說是難於理解的,但對於信徒來說卻是理所當然。求主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的事奉心態,悅納我們卑微的獻呈。

 

鄭義森牧師

2022年8月